2021-04-28 13:54 瀏覽次數(shù):122
一九七八年,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,至今已經(jīng)三十五年多了,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。但是,我們還要繼續(xù)前進。我們提出了“兩個一百年”的奮斗目標。
習近平2014年2月7日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的答問
我們這一代人,是深受焦裕祿同志的事跡教育成長起來的。幾十年來,焦裕祿同志的事跡一直在我腦海中,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。記得一九六六年二月七日,《人民日報》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長篇通訊《縣委書記的榜樣——焦裕祿》,我當時上初中一年級,政治課老師在念這篇通訊的過程中幾度哽咽,多次泣不成聲,同學們也流下眼淚。特別是念到焦裕祿同志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,用一根棍子頂著肝部,藤椅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時,我受到深深震撼。后來,我當知青、上大學、參軍入伍、當干部,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祿同志的形象,見賢思齊,總是把他當作榜樣對照自己。焦裕祿同志始終是我的榜樣。一九九〇年七月十五日,我任福州市委書記時,以《念奴嬌》的詞牌填了一首《追思焦裕祿》,發(fā)表在《福州晚報》上。李雪健主演的電影《焦裕祿》,我看過不止一遍。我到中央工作后,二〇〇九年四月到河南調(diào)研時專程來過蘭考,瞻仰了焦裕祿烈士紀念碑,參觀了焦裕祿事跡展,看了焦裕祿同志當年栽下的泡桐樹,看望了焦裕祿同志親屬,開了一個學習焦裕祿精神座談會,專門就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了一個講話,提了五個方面的要求。
習近平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
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,是縣委書記的榜樣,也是全黨的榜樣。親民愛民、艱苦奮斗、科學求實、迎難而上、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,過去是、現(xiàn)在是、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,永遠不會過時。生命有限,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過程也是有限的,但形成了一種寶貴精神財富,是一個永恒的定格。焦裕祿精神,同井岡山精神、延安精神、雷鋒精神、紅旗渠精神等都是共存的。任何一個民族都需要有這樣的精神構(gòu)成其強大精神力量,這樣的精神無論時代發(fā)展在哪一步都不會過時。
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,首先要明確學習弘揚什么。焦裕祿同志從一九六二年擔任蘭考縣委書記到一九六四年五月逝世,以一年多的短暫工作鑄就了精神上的永恒。關于他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,幾十年來有過很多概括和提煉。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角度看,我認為有幾點特別值得學習弘揚。
一是焦裕祿同志“心中裝著全體人民、唯獨沒有他自己”的公仆情懷。焦裕祿同志與老百姓心相連、情相依,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,不求名利,不圖報答,有一種骨子里的愛民情懷。他常說:“共產(chǎn)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,出現(xiàn)在群眾的面前;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,去關心群眾、幫助群眾。”這些話樸實真摯,生動體現(xiàn)了他對黨的宗旨的執(zhí)著。
二是焦裕祿同志凡事探求就里、“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”的求實作風。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的四百七十五天中,靠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,對全縣一百四十幾個生產(chǎn)大隊中的一百二十多個進行了走訪和蹲點調(diào)研,面對面向群眾請教、同群眾商量。正是這種深入的調(diào)查研究,使他在較短時間內(nèi)基本掌握了內(nèi)澇、風沙、鹽堿的規(guī)律,實施了治理“三害”的正確決策。這種尊重群眾、尊重客觀規(guī)律的求實作風,生動體現(xiàn)了他對黨的群眾路線的遵循。
三是焦裕祿同志“敢教日月?lián)Q新天”“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”的奮斗精神。焦裕祿同志面對蘭考自然災害的肆虐和貧困落后的實際,一開始就立下雄心壯志:“拼上老命大干一場,決心改變蘭考面貌。”他走到哪里,實干苦干的標桿就樹到哪里。每當風沙最大時,他都帶頭下去查風口、探流沙;每當雨下得最大時,他都帶頭下去冒雨涉水、觀看洪水流勢和變化。他得知自己病情很重時還豪邁地說:“活著沒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著把沙丘治好。”這種不怕困難、不怕犧牲的奮斗精神,生動體現(xiàn)了他對事業(yè)和責任的擔當。
四是焦裕祿同志艱苦樸素、廉潔奉公、“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”的道德情操。焦裕祿同志生活簡樸、勤儉辦事,總是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后。他的衣、帽、鞋、襪都是拆洗多次,補了又補、縫了又縫。他嚴守黨紀黨規(guī),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親屬謀好處。他親自起草《干部十不準》,對干部廉潔自律作出具體規(guī)定。
習近平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